“发现儿童”是“发现式观察”的精髓之一。朝七二部教研团队持续深入以游戏课改为主阵地,在游戏中聚焦观察,全体教师卷入“发现式观察”,老师们从最初的一丝丝“疑惑”到渐渐地“静心”研修,形成有序的节奏,逐步感受到“观察”的力量。

为了帮助教师找准观察的“眼”,掌握记录的“式”,解读幼儿的“行”,我们成立了“游戏观察工作坊”,聚焦游戏场景,通过游戏观察,每次连续性观察3—5分钟,每日2—3次。
Part 1看什么?——观察内容预设点
郭老师:“通过观察,我们能看到些什么?”
王老师:“通过观察,我们能了解些什么?”
魏老师:“通过观察,我们能做些什么?”
带着这些问题,老师们提前确定活动的目标,便于在观察过程中围绕目标聚焦性地、有重点地观察幼儿,从而助推幼儿的目标达成度,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甚至整个游戏活动的质量。
我们将活动的观察总结为“个案类观察”“主题类观察”“材料类观察”三个类别,分别罗列了不同的观察预设点,从而聚焦问题和重点,引发思考与分析,具体如下图:

图1 观察预设点
Part2怎么看?——观察方法“三只眼”
在不同的游戏阶段,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水平是在不断变化的,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。
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种,我们在实践过程中,依托“三只眼”的观察方法来展开观察行动,从幼儿游戏的表面现象入手,逐步向有深度的观察递进,去发现幼儿游戏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。

图2 “三只眼”观察方法
“三只眼”观察方法的运用案例:
宏观式“老鹰之眼”:扫描游戏区域中所有幼儿的游戏状况

2.多维式“蜻蜓之眼”:多维度关注游戏幼儿建构水平、语言表达、同伴交往、学习品质等。

3.聚焦式“蚂蚁之眼”:聚焦关注西西的游戏动机

Part3怎么深入看?——观察层次“阶梯式”
随着游戏的发展,我们观察的层次也在逐步递进,从表面向有深度的观察递进。我们可以在一次自主游戏活动中的3次观察里去落实达成,也可以在一周内循序渐进地加深观察的层次,发现更多行为背后的意义。
表2 观察递进层次

找准观察的“眼”,以“看见”助推
以“发现式观察”为核心的观察与分享的研修之旅,让我们团队成员感悟到:
孩子在玩,我们在看,
感谢孩子们,让我们不忘,
因我们都曾是孩子,
研究,我们一直在路上……
(作者:李婉琪)
原创文章,作者:编辑部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tudyweekly.cn/144.html